记者: 具体来讲,OpenDNS是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的?
DU: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没错,我们知道互联网上足足有3亿个站点允许大家自由访问,”但对于北美地区那些平均员工数量在50人左右的企业而言,真正有可能引起他们注意的网站其实只有300万个——剩下的他们可能这辈子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投入大量时间以确保从信誉、行为以及其它各类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对目前拥有的数据进行归类,并为其所有活动添加背景信息。具体而言,如果与您规模相当的其它企业当中没有任何一位员工访问过来自东欧地区的某个IP地址,那么我们也不建议各位去当这种实验性小白鼠——我们会亲自上阵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当然,如果大家对于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我们也尊重各位的访问意愿。
我们拥有大量技术成果储备,足以保证我们拥有比威胁更快捷的反应速度,而且远早于那些只有在威胁真正出现在客户计算设备上才能发现问题的安全设备。换句话来说,我们的目标是抢在大家对恶意软件进行下载之前就阻止这种行为。
记者:那么您如何判断威胁身在何处?您又是如何获取安全保护所需要的数据的?
DU:我们的网络体系每天承载着5000万用户的日常使用,单昨天一天我们就处理了600亿次DNS请求; 我们会将其记录、保存下来并加以分析。这还仅仅是我们分析对象中的一半。另一半则来自其它来源,例如域名注册、互联网上的BGP路由信息以及哪些网站负责托管其它网站。我们会将这些背景信息汇总在一起。我们的研究团队构建起了大量分类引擎及算法,专门用于从这些数据当中挖掘出使用模式; 因此,当出现了偏离固有使用模式的状况或者不同于原有分类机制的活动时,我们会通过算法进行阻止或者为其设置红色标记。
记者: 这种服务所对应的市场是怎样的?
DU:我们销售的产品名为Umbrella。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决定采取这种独立于设备之外的安保服务方式。我们并不在乎大家实际使用的到底是笔记本还是平板设备。我们的收费单位也并非每台设备,而是每一位用户。
我们的合作伙伴当中包括2000家活跃MSP(即管理服务供应商),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帮助我们进行服务产品销售。作为虚拟CIO角色,他们负责现实层面上的服务销售、配置与定价,并与客户直接交流。我们的大部分MSP合作伙伴都会将这些服务融入到客户的每月使用成本当中,而我们则以每用户每年的方式向其收取费用——理由很简单,他们很清楚在我们服务的支持下,客户能够有效应对恶意软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钓鱼攻击的危害并免受其它安全妥协问题的困扰。这样一来,他们的运营收益也能得到良好的保障。有时候这些商家甚至会将服务直接交付给客户,我们并不在意他们具体采取怎样的销售方式。
记者:您与这些MSP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合作关系?
DU: MSP几乎为我们贡献了整体业务收益的三分之一。他们能够切实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取客户反馈与产品使用意见。我们也会投入大量工程技术资源来确保自身能够为其提供足以肩负重任的安全解决方案。
我们也从MSP业界学习到了大量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在IT执行流程中拥有非常出色的协作与沟通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在MSP领域中积累起强大的业务实力。目前这部分营收已经成为我们业务体系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分支,因为我们拥有良好的口碑、信誉以及服务供应商的强烈推荐。为了保持住这一发展势头,我们建立起完整的工程技术与产品团队来专门与MSP合作伙伴进行对接。我们还将自身服务与Kaseya、Autotask以及其它工具进行整合,帮助他们更好地为客户带来自动化配置方案。他们能够利用这些工具直接实现OpenDNS产品的配置工作。
记者:您觉得这些变化给MSP业务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转变?
DU: MSP对我们的原有服务模式作出了调整,从而使其更适合他们自身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他们在扮演虚拟CIO角色的同时,也成为了技术的真正推动者。
他们过去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为小型企业、也就是他们支持服务的主体对象提供上门服务方面。他们需要亲自前往现场并杀除笔记本电脑中的病毒; 他们会对笔记本进行全新设置或者干脆配置新的设备; 他们还得管理并维护Windows Exchange Server或者微软的小型企业服务器; 此外,他们基本上按小时收费。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前面提到的很多软件已经逐渐从业务环境中消失了。
换一种更为直白的说法,这些服务供应商不再亲身前往客户处处理IT工作并从对方企业手中获取报酬; 相反,他们现在转而以客户为单位计算服务成本,例如每月每位员工100美元,并包揽下其全部IT技术任务——设置电子邮件、部署备份机制、实现安全保障——而这也充分调动起了MSP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客户感染情况更少、备份效果更好、系统运行状态更可靠、需要进行上门服务的比例也更低,一切都比原先更加理想。他们不再以现场工作的小时数来收费,现在他们无需前往客户所在位置、但却能够赚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记者: 也就是说,现在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财务状况?
DU:现在的这种业务模式以更为高效的方式实现资源利用。MSP合作伙伴如今能够以数量更少的员工为更多客户提供支持。举例来讲,如果他们有30家客户现场需要处理,每个现场的工作需要耗时3个小时,那么现在的新方案能够为其提供十倍以上的处理效率。这显然意味着更为可观的利润、更理想的稳定性收入并为客户带来更具可预测性的成本支出。
这才是真正的双赢结果。由于现在大部分工作是以虚拟方式而非上门服务实现的,因此客户能够拥有更多供应商选项——他们用不着再单纯从公司所在地周边的五英里范围内进行搜索了。除此之外,新机制也使得小型企业拥有者能够享受到其原本根本无法承受的大型工具与大规模服务方案。
记者:让我们再回到OpenDNS本身。是不是必须首先成为DNS服务的客户,才能进一步享受到您所提供的Umbrella安全平台?
DU:没错,我们确实提供一项递归DNS服务,而这也正是浏览器准确找到目标网站的方式所在。大家必须要使用这项服务才能访问到我们的安全服务。
我们的客户其实并不一定是为了DNS服务才购买我们的产品,事实上他们购买的其实是安全保障。我们运行的DNS服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我们同时也为其解决各类其它问题。
记者:那么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通过云交付的安全机制有着哪些不同?OpenDNS又是如何利用这些潜在优势的?
DU:二者的区别绝不仅限于员工开始在办公环境之外处理日常业务,也不单纯在于能够让这些虚拟CIO更轻松地实现部署。事实上,云安全——也就是我们所采用的安全机制——从本质层面上更具吸引力,即使使用者并未真正离开自己的办公室。这是因为我们以实时方式找出包含在全局体系中的威胁因素,并通过智能化方式对各个客户加以保护。想象一下,每天有5000万用户通过我们的网络进行协作,这将迸发出多么巨大的能量。
我们同时也在对受感染用户以及非感染用户的流量模式进行审查,而且整个实施过程真的非常快捷。我们拥有一个研究团队,专门负责分析数据并向其中添加大量背景信息,从而真正识别出互联网当中不同部分是安全还是危险——通常能够在大家下载恶意软件或者受到感染之前就加以阻止。
与此同时,我们现在已经拥有越来越多追踪记录以及安全威胁识别信息,甚至能够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将其揪出来。我们还会经常发布这些数据,至少是以半公开方式交付给安全研究业界。
(责任编辑:安博涛)